抗大纪念馆红色文化学习地
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(简称抗大)的前身是抗日红军大学。
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,“西安事变”和平解决后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,为适应培养全国范围的抗日干部的新任务,变将校名“红大”改为“抗大”,校址随党中央迁到延安。
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”。(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时的题词,《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选编》。)
抗大的校训是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”。
毛泽东等中共党的领导人经常到抗大去讲课,毛泽东的许多著名论著如: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、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、《实践论.矛盾论》等都是给抗大学员的讲演。 当时在抗大任教的还有很多著名的教授和学者,如艾思奇、何思敬、徐懋庸等。
邢台县前南峪村,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敌后总校所在地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(简称"抗大")陈列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,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"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",2002年被中央军委命名为"国防教育基地"。该馆北依滔滔大河,南眺巍巍太行。居高临下,气势恢宏,整个建筑由青石砌成,显得格外质朴、庄重。该馆由省、市、县三级政府投资建造,工程于1997年奠基,于1999年4月30日竣工,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。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。馆内由序厅、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。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。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"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"的教育方针和"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"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。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,早在2700年以前,浆水镇曾是邢国国都和襄国国都,抗日战争时期是邢台县解放区政府所在地,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部所在地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、刘伯承、滕代远、何长工等部分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。